热点资讯
阿史那部落被称为突厥窟,最后分裂内战发布日期:2025-04-15 23:01 点击次数:174
阿史那部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。当时,阿史那氏族居住在兜牟山一带,被北方各族称为“突厥窟”,其部族历经魏晋十代,一直担任着首领职位。后来,阿史那氏族归顺了蠕蠕,在后周末期,其消灭了蠕蠕,并在此后的百余年间,不断壮大,最终形成了阿史那部落。
公元550年,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并合并了高车各部,开始壮大起来。随后,他建立了突厥汗国,自号伊利可汗,其妻称可贺敦,别部领兵者称为设,子弟称特勒,大臣设有叶护、屈律啜、阿波、俟利发、吐屯、俟斤、阎洪达、颉利发、达干等二十八级。
在突厥汗国建立以后,其势力迅速扩展至整个蒙古高原,并在553年联合西魏再次打败柔然,到554年基本消灭柔然各个残余部落。随后,高昌臣服突厥,柔然最后的可汗被杀,突厥的势力延伸到西域。
在隋朝建立后,突厥曾趁隋朝立足未稳,从甘肃一带向隋朝发起进攻,隋文帝不得不发兵抵御,并修筑长城。后来,东突厥沙钵略可汗即位,西突厥达头可汗拒绝承认沙钵略可汗名义上的宗主地位,导致东西突厥正式分裂并内战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